<
d44u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美人记 > 第201节
    沈氏笑,“哪儿就如此了。”

    何老娘说什么不让她起身,笑道,“今儿正好是殿试的日子,这可不是喜头么。你躺着吧,等阿恭回来,看他怎么乐吧。”

    沈氏很有些不好意思,“我这一把年纪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在我跟你娘面前,你还敢称一把年纪?”何老娘哈哈笑,也不觉媳妇娇气的,笑道,“刚丫头片子说的对,人家四五十还有生孩子的呢。你啊,就是这种生法?当初生了咱们丫头,我也是盼好五六年,盼来了阿冽。有了阿冽,你又没动静,隔了四年,才生的俊哥儿。今俊哥儿七岁,可不又有了么。我今儿还得一上上签呢,可不就应在咱这孩子身上!”

    何老娘越说越高兴,待傍晚贡生们回来,都去何老娘屋里请安,何老娘瞧着儿子就一脸笑,道,“阿恭先回房,瞧瞧你媳妇去。”

    何恭还问,“子衿她娘怎么了?”平日里媳妇都是在母亲这里陪着的。

    何老娘只笑不答,卖起关子来,道,“你去瞧瞧就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何恭有些摸不着头脑,去看闺女,何子衿笑,“我倒想告诉爹你,可惜祖母已经用银子堵了我的嘴,不叫我说哩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个,何老娘顿时肉疼,哼一声,“你还好意思说!”封口费竟然要一两银子!一两银子哩,也不怕噎着!何老娘讨价还价还到八百钱!也是一笔不小数目啦!怪道说一个闺女三个贼,何老娘现下就想求菩萨保佑再给她生个乖孙,不然再来这么个丫头片子……嗯,那啥,就是再来个丫头片子,她老人家也不嫌弃就是啦!

    何老娘跟何子衿都不说,余嬷嬷也笑道,“老爷赶紧去吧。”

    何恭便去了。

    回房一见媳妇躺床上了,何恭虽有些担心,可想到刚刚母亲闺女都是喜色,便笑道,“我刚回来,母亲就叫我过来看你,怎么了?”

    沈氏有些不好意思,悄悄同丈夫说了有身孕的事。

    何恭登时大喜,他真不愧他娘的亲儿子,笑道,“我今儿殿试,乖儿子就来助威了!”

    “就知道儿子儿子的!”沈氏嗔一句。

    “闺女一样好。”何恭倒不介意是儿子还是闺女,他道,“你看咱们子衿,多懂事,人也能干。这样的闺女,不要说两个,十个也不嫌多呢。”

    沈氏也不愧何老娘的儿媳妇,尽管婆媳二人脾性不同,但相处多年,沈氏也沾染了些何老娘的毛病,她道,“今儿个陪母亲去西山寺上香,母亲还投了个上上签,然后,回家就诊出我有了身子,你说,多巧呀。”

    何恭立刻道,“这正是应在咱们孩子身上。”

    沈氏也是这样认为的。

    夫妻俩很是说了些贴心话,当晚,何老娘没叫儿子过去她屋里吃饭,而是命翠儿端了饭菜到儿子房里,让他们夫妻自己用。

    就在沈氏有身孕的喜气中,阿念得到了皇帝陛下的召见。

    ☆、第283章 帝都行之十八

    殿试之后得圣上召见,绝对不是坏事啊!

    沈素大喜道,“阿念必在前十之列。”又叮嘱阿念好生准备,一定要搏个好名次。要知道,前十也是不一样的,状元榜眼探花,这是一榜三甲,向来人人夸耀。第四名便出了一榜,为二榜传胪了。再从第五名到第十名,与寻常二榜进士无异。既已到这一步,还是能搏个好名次便要搏个好名次的。

    阿念也是悉心备考,他不是那种老皇帝你打我家子衿姐姐主意,我一辈子不给你打工的想法。阿念的想法是,定要让老皇帝瞧瞧他的气度他的学识他的相貌他的年龄,然后,证明他家子衿姐姐何等的有眼光!当然,这是不是有可能让老皇帝嫉而生恨灭了他,就不在阿念的考虑当中了。

    好在,阿念运气不错。

    老皇帝不是昏庸之君,不然,如果真要对何子衿如何如何,也等不到现在了。其实,便是阿念在前十之列,也不是老皇帝授意什么的。这都是太子与副主考等人一并选出的前十名,老皇帝见有个叫江念的,再看看学籍年纪,也就知道是谁了。江念在前十之列,老皇帝依例宣召罢了。至于有没有私人心思,这谁知道呢?

    当天,前十名的贡生依旧是穿着襕衫进宫,等着陛下宣召。

    阿念悄悄打量诸人,见除了他之外,最年轻的也二十几岁的样子,就是论模样,也没有再比阿念好的了。阿念就稍稍放了心,不过,也尤其的再拔了拔腰,然后,庆幸自己这些年,每天早起煅练身体,晚上坚持吃夜宵,然后,这两年长的嘎嘣嘎嘣快,他虽然年岁在十人里是最小的,个子却不是最矮的,阿念心下很是高兴。

    阿念胡思乱想着,十人排了两列,跟着内侍进了御书房,进去不能抬头,先是给皇帝陛下磕头请安,待内侍叫起后,方得起。

    御书房并非老皇帝一人,一畔还有几位大人在旁站着。老皇帝道,“你们文章都不错,朕难以择之,不如这样,朕再出一题,你们试答一二。”

    这十人既得陛下宣召,便知自己是在前十之列,自然都是有学识的人。这几人也都为御前对答做了准备,据说以前就是做首诗说说话啥的,从没有再出题目叫立答的啊。

    几人紧张着还没反应过来,内侍已搬来桌椅取来笔墨,阿念沉了心细听,老皇帝出完题,有内点了根计时香,老皇帝道,“一柱香的时间。”

    虽则大家觉着这回的题目难了些,但也知道皇帝陛下这是要考大家的捷才的,都静心作答起来。这些人都是念书念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三十几年的,倚马千言说来也不是吹牛。只是,这一柱香内要答完皇帝陛下的题目,也委实不易。要知道,春闱第一考会试是九天,第二考殿试是一天,怎么到御前这一考就成一柱香了?

    待得一柱香后,陛下亲自评卷,还道,“太子也看看。”

    当下便商量出了名次,状元是直隶府人氏,姓段。榜眼与探花之位,老皇帝犹豫了会儿道,“两卷难分伯仲,只是探花自来要相貌俊俏些方好,江念你年纪小,人也生得好相貌,便居探花吧。”榜眼给了姓荀的贡生,然后,接下来定了传胪与后面五人的名次。

    面试就此结束。

    老皇帝将人都打发了,独留下阿念。老皇帝呷口茶道,“探花文采人物都好,朕有一爱女,正当妙龄,许与探花如何?”

    阿念心下一沉,便知不好,心说老皇帝这是要棒打鸳鸯,拆散我跟子衿姐姐吧!?阿念连忙躬身道,“回陛下,学生已有亲事在身。”

    “不还没成亲么。”

    “纵未成亲,君子一诺,断不能悔。何况,学生与内人青梅竹马,再不相负的。”

    老皇帝呵呵两声,似是轻笑,又似轻哼。这两声一出,阿念当初面君前做的种种心理准备,展示风度啦展示才学啦之类的事统统都忘光了,他只觉着如千万座巨峰压顶,似是要将他压成碎片砸入尘埃一般。阿念事后回想,或许这就是皇帝的天子之威吧。但现下,他可没空做心理安慰。老皇帝似是看穿了他所有的想法所有的念头一般,静寂的御书房内,无人说话,只听得到阿念沉重的喘息声,他知道,老皇帝在等他回答。

    良久,阿念方张张嘴,想说话,喉咙却没发出声音。他勉强咽了口吐沫,嘴里却是干巴巴的,啥都没有,自喉管往上烧出一股子**辣的干噪来。阿念再次张嘴,嗓子已是嘶哑了。阿念低声道,“陛下定知学生家世。学生生父当年欣慕富贵,弃学生母亲而去。学生母亲想另谋生路,遂弃学生于义父抚养……”沉一沉心,阿念方继续道,“学生,学生在自知身世之时,就对天发誓。学生这一生,定不负人,不弃人。我这一生,永远不会像我的父母。我绝不会为了富贵,背弃我的妻子。纵抛却功名前程,我也会先求一个坦荡心安。”

    良久,老皇帝道,“记住你的话。”便打发阿念出了御书房。

    阿念离开御书房,经风一吹,方觉汗湿衣衫,不由又是心下后怕,又有些琢磨不清老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,只得一团糨糊的回家去了。

    待回了家,一家子都眼巴巴等着他呢。

    见阿念脸色有些不大好,何老娘难得善解人意的安慰他道,“别担心,不是说只要陛见,就是妥妥的前十名么。前十名里,占哪个都行!咱都不嫌啊!”这话说的,真叫江氏想翻白眼,前十名还能嫌啊?想当初自己相公春闱也没这样的好名次呢。

    何子衿递了杯蜜水给阿念,问他,“可是累着了?”

    阿念一点儿不想喝蜜水,他一把搂住子衿姐姐,把头埋在子衿姐姐肩上,一句话都不说。闻着子衿姐姐特有的皂角脂粉香,阿念才渐觉心安。何老娘可是不淡定了,挥舞着双臂,恨不能上前把俩人拉开,何老娘大嗓门儿道,“唉呀唉呀!喜事儿还没办!不好这样的!”这可真是,小孩子家,就是这样,恨不能一天十二个时辰在一块儿,一点儿定力没有!

    阿念咧嘴笑了,直起身,接了子衿姐姐手里的蜜水,灌下大半盏,很是滋润了一回喉咙,却仍是有些沙哑,道,“是探花。”

    何老娘顿时觉着喜从天降,唉哟喂,原以为三甲无望哩,不想竟是探花!何老娘顿时笑开花,连沈氏江氏沈老太太都觉着,既是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的大好名次啊!阿念会元便高居第二名,殿试考的好,不算稀奇,可听沈素说,历来也不乏会试好、殿试差的,或者最后一关御前面试失利,失了三甲之位的。阿念虽然没能考中榜眼,探花也是顶顶好的啊!尤其,相对榜眼,探花似乎更多了些风流潇洒之意。

    屋里顿时就热闹的喧嚣起来,余嬷嬷翠儿丸子等人也跟着给阿念喜。何老娘笑着抱怨,“探花儿多好啊!亏你一回来那样儿,我还以为是没考好呢?哈哈哈!唉哟,竟是探花!阿念,探花郎咧!”

    阿念笑着团团一作揖,恢复往日活泼,道,“过奖过奖。”

    一家子都欢喜的了不得,沈氏还打发小福子先把前儿预备下的鞭炮出去放一挂,热闹热闹!别人还好,街坊四邻的听见何家放起鞭炮来,就有门房下人过来打听可是有什么喜事,听说是阿念中了探花儿。纷纷回去给主家报信儿去,不一时便有各家打发人来贺。

    陈姑丈与阿念出去接待官客,何老娘沈老太太沈氏江氏就在屋里接待女客,故此,虽春闱榜还要明儿个贴呢,何家先热闹了一回。

    待得第二日春闱榜一张,阿念果然是探花郎,就是何恭何洛的名次较先时也都有前进,何恭竟是考了五十五名,何洛考到了六十八名,即便在二榜,也是极不错的名次了。

    当然,都不能跟阿念这探花郎比。

    何涵得信儿后亲自过来了一趟,给阿念何恭何洛道喜,何恭是族叔,何洛是族兄弟,自小一道长大的,关系自不必说。何涵自己买了些鱼酒,也一并带了将军府的贺礼来,说是纪将军江奶奶知道何家这次中了三人,都极高兴。待得何家摆酒那日,定亲来吃酒。

    何老娘听了,愈了欢喜。将军府如此给面子还在其次,主要是,自家孩子有出息啊!

    因何家这次春闱大丰收,连街坊四邻也没少过来,先时彼此来往,其实多有看沈素的面子。主要是,人家都是官宦之家,何家一平民,身份上便不对等。如今何家除了何恭阿念这对翁婿,族中子弟何洛也中了进士,且名次极佳,有些眼力的都能明白,何家这是一脚踏入官宦门槛儿了,这时候不多来走动,便是傻瓜了。说来,何家来来往往的,被打听最多的人倒不是阿念探花,更不是何恭这拉家带口的,而是阿洛这光棍,凡是听说阿洛还单着没定亲的,必要打听一下他家里情形。每逢此时,何老娘便少不得替阿洛吹嘘一回。把阿洛吹的,阿洛自己听着都微微有些不好意思。他还私下劝何老娘稍谦虚些,何老娘道,“你念书的人哪里懂这亲事上的事,这还叫吹?你没见过媒人说话哩,我这已是谦虚啦!”

    阿洛:……

    何老娘除了接待过来贺喜的女眷,她这些天也没少忙活,都打听清楚了,前三甲朝廷还发衣裳哩,介时还要骑着高头大马的去街上让人夸耀,人称天街夸官。何老娘与家里人道,“是在朱雀大街诶!就是咱们来的时候,那条最宽最宽的街!天哪!我每次出门经朱雀街,都觉着那街比咱们所有的街加起来都宽!”

    沈氏笑,“咱们县的正街,也就两辆马车并行罢了。朱雀街可是十六辆马车并行的。我不爱走那街,每次出门都遇着贵人出行,前有仪仗后有随从,咱们让道就要让好久。”

    何老娘吊着眼睛道,“那是因你是给贵人让道的,你要是成了被让道的贵人,就喜欢走啦!”说的沈氏一乐。

    何老娘把打听来的事儿跟家里人念叨,道,“还发衣裳,当天三甲穿的衣裳是朝廷发的官服!咱阿念这会儿就有官儿了,七品编修,比咱县太爷也只高不低啊!”又对自家丫头道,“待阿念忙完了,就把你们的事儿给办了。”说着,颇是嫉妒的嘀咕一句,“丫头,你有福诶,你马上就是诰命啦!”

    何子衿道,“阿念才十五,着什么急办亲事啊。怎么也要等他十六七才好。”

    “你个傻蛋!”何老娘顾不得嫉妒自家丫头片子马上就要是诰命的事了,与她道,“自从阿念中了探花,这些天打听他亲事的没有一百家也有八十家,咱好容易占了先,还不得先把事做实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行不行,阿念还小呢。”

    “小什么,十五六的大小伙子了!”何老娘看自家丫头片子该机伶的时候反犯了傻,真个急的要命,眼里就要喷火。沈氏倒是不急,缓缓跟闺女说,“阿念私下跟你爹商量过好几回了,还央你舅舅过来说呢。他这刚中了探花,再把你们的事办了,岂不是喜上加喜,双喜临门么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是啊!”何老娘显然算数也学的不错,跟着道,“再加上你爹也中了进士,你娘还怀了身子,这加起来就是四喜。”

    何子衿嘀咕道,“正好做个四喜丸子来吃咧。”

    “个不知好歹的臭丫头!”

    何子衿决定私下同阿念谈谈,阿念早做足准备了。别看他较子衿姐姐小两岁,还是封建社会原住民,没有子衿姐姐的开挂人生,可这人的心眼儿啊,不在于穿不穿挂不挂的,甚至不在于年纪有多大。阿念自小就心眼儿多,子衿姐姐拿年纪的事一说,阿念就把当天陛见的事一五一十的跟子衿姐姐说了。

    子衿姐姐吓一跳,问他道,“当天怎么不说?我说你那天回家那么反常呢。”

    “祖母这把年纪,岳母又有身子,我要说了,不得吓着她们。我就想着,咱还是先把事儿办了。”阿念两只眼睛里满是恳切,子衿姐姐把阿念陛见那事又想了一回,笑道,“陛下那是吓你呢,他就五位公主,哪里有第六个女儿,最小的五公主也早嫁了的。”

    阿念道,“那也得以防万一啊,我担心的很,吃不下睡不下的。”

    子衿姐姐取笑,“谁中午吃了两碗饭哪。”

    阿念一脸忧愁样,话也不说了,就眼巴巴的望着子衿姐姐。子衿姐姐想到老皇帝恐吓阿念的事也有些郁闷,道,“先办事,待你过了十六岁,咱们再圆房。”

    阿念一听圆房啥的,不禁有些羞,连忙道,“都听子衿姐姐的,我就是想先把跟子衿姐姐的名分定下来,咱们成了亲,什么都听子衿姐姐的。”

    子衿姐姐便也对亲事没什么意见了。

    先成亲也好,省得老皇帝再出幺蛾子。

    何老娘私下跟儿媳妇嘀咕,道,“咱丫头瞧着机伶,其实像我,是个心实的,看,咱们怎么说她都不乐意,阿念一说,她就乐意了。”

    沈氏笑道,“他们俩商量妥了也好。阿念是咱们看着长大的,还有什么不放心的。这事要不是阿念先提,我也没想这么早给他们办。”虽然近来打听阿念是否未婚的人多了些。但沈氏也自信自家闺女足够出挑,她并不如婆婆这样着急,生怕阿念会跑了啥的。要阿念真是个会变心的,成亲前变心,总比成亲后变心的好。谁晓得,她还没急,阿念倒先急着办亲事。沈氏心下很是满意,觉着阿念是个本分的孩子,纵中了探花,也依旧对她闺女像以前一样,不是那等略有出息便不知东南西北的货色。起码,比阿念那个爹强百倍,当年弃了阿念母子,如今又怎样?家里孩子可有一个有阿念这样的出息?沈氏就不信,难道守着元配嫡子,以后就没前程了?难道个顶个当官的都有靠山有背景不成?再退一步讲,纵官场没助力没前程,便是守着进士功名回家种田,也是碧水县一等一的人家!她弟弟沈素也是进士,当初来帝都还是租朝廷的便宜房子过活,现下难道过的就差了!无非就是给忘恩负义寻个理由罢了。

    阿念不似其父母,沈氏表示很放心。

    两人的亲事就这么定了,因近来事忙,索性等阿念这探花的事儿差不多了,家里摆过酒席,款待过街坊亲朋的,再去算日子不迟。

    何老娘把章呈都定下来了,眼下先是天官夸街的事儿,何老娘道,“阿念游街的时候,咱一家都去看啊!我让小福子去朱雀街最好的茶楼君子楼包了二楼临窗的位子,咱们去瞧阿念去!”

    何子衿纠正,“祖母,那叫夸街,不叫游街,犯人才是游街呢。”

    “甭管什么街吧,反正到时咱一家子都去,叫上你外祖母你舅妈他们,一道去!”何老娘把事儿定下来了。

    何子衿问,“君子楼的包间很贵吧?”

    “还成!早半月前我就让小福子定下来啦!”提及此事,何老娘颇有些得意,认为自己有先见之明。

    何子衿心下一算日子,道,“那会儿刚出了会试榜吧?您老真有先见之明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!”何老娘没说是陈姑丈给她提的醒,会试榜一出,陈姑丈就同何老娘把事商量妥了,何老娘还在担心家里孩子的名次,陈姑丈劝她道,“孩子们总归都是进士,听说那一日热闹的了不得,咱们去瞧瞧,也当开了眼界,以后说与子子孙孙,好让他们上进。”然后,陈姑丈提出这事儿必要他请客才是。何老娘拿眼一翻陈姑丈,道,“我自家喜事,干嘛要你出银子!老娘有的是银子钱!”硬是自己拿的私房银子,孩子们有出息,叫她倾家她也情愿。

    何老娘道,“还有阿冽俊哥儿阿玄阿绛他们,有一个算一个,孩子们都去。”又指了小陈氏道,“阿芳,你也去,连你大哥二哥,你爹,咱们都一道。不为别个,都看看,这也只有读书人才有的荣耀咧!”

    何老娘说起来,唯有一样遗憾,道,“就是那短命鬼死的早了,早就看他无福,不然,若活到今儿个,该有多高兴!”

    何老娘感慨了一回自己早死的老头子,何子衿道,“亏得有祖父在地下保佑着咱家,不然,咱家哪得这般顺顺利利的呢。”

    何老娘认真点头,“这也是!”当天晚上又打发儿子,叫去给老头子牌位前又烧了回香。近些天来,因家里喜事多,何祖父可是没少吃家里的香火,想来在地下日子也是过得滋润的。

    因阿念是探花,故此,在天街夸官前,阿念先穿上了探花郎的大红衣裳,官帽一侧簪一枝彩花,给何老娘看。把何老娘喜的,只觉着两只眼睛看不够。这衣裳这花儿都是朝廷发的,精致的了不得,阿念簪的是彩花,听说状元郎用的是金质银引的簪花,又不知是何等模样啦!但只看阿念这一身的俊俏风流,何老娘不信还有人能穿的比阿念更好,心下亦愈发觉着自家丫头片子有福。想着丫头片子这般运道,要是媳妇再给生个小孙女,能有丫头片子的运道,也是不错的。